文字的矫情!

不知道,从何时起,开始了没有自我挽救的颓废。
生活中被多数快节奏的东西侵蚀着,愿意把零碎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像抖音或者像 b 站这类的媒体站点,同时也处于一种较为焦躁的氛围中。渐渐地,连游戏都不想打开,连部电影都不愿挤时间看,宁可刷一会视频,博客也停更几个月。总是觉得这一点时间,不够用来认真看一部电影,或阅读几页书籍,或学习一些东西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消费那些快节奏内容的时间,早足以去完成上面几件事。
沉淀自己,固然是大多数人都想做的事情。对我来说,一样如此,只不过极为欠缺自律性,倒好在自省力还算充足,所以才会分析出一些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。
有些东西,本身不需要任何强制性的或约束性的方式,无意识间就会做到。乐于分享,喜欢分享,是我潜意识里的。看到好玩的有趣的东西都会分享给别人,从来不需要养成这么一种习惯。分享会使得生活变得更加有趣,所以一当我吃到一个不错的美食或者拍到不错的瞬间,我总会迫不及待的分享,我喜欢这种状态,享受这种状态。当然,我也确实喜欢地地道道的小吃,能留下记忆的美食,也喜欢用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,尽管拍照水平差的远。但这些东西,你会发现不经意间,完全跟自律不沾边,就能做到。那么难道,我原本喜欢的总结,写博客,不是的吗,难道看一部电影,原本享受的过程,不是的吗。
我想通了,可能相对于那种近乎 0 过程就能产出的快乐相比,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生产。写博客,需要思路清晰,对自己的想法能有个总体的概括。认真点,有时一写一记录下来就是小时为单位。看电影,也是,我喜欢晚上看,因为我觉得借着夜晚的安宁可以让我自己沉浸进去,只不过需要一个无人打扰的两小时。但是吃饭拍照分享往往都是一瞬间,或者短暂的一个状态。所以我需要从现在开始,沉淀自己,给自己一些时间,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。所以我去年上个月申请了一个组织,十年博客,旨在让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得以延续,养成一个不会放弃的习惯。我已经近几个月没写了,我发现当我坐在电脑前,打开编辑器,少了一些书写的冲动,是我没有想法吗,不是的。然而,我却近来沉浸于手机上写个随笔。这可能都是一种终端体验所带来的差距吧,所以我也决定对站点进行小小改造。对编辑器改造,提升写作体验。搭一个图床,属于自己的图床,随时随地可以将拍到的不错瞬间上传。搭一个微博,更准确的来说,一个树洞,随时随地的想法或心情都可以发布,当然这个点也要基于编辑器的体验。
这些事情,我现在把他想清楚了,就可以开始实践了。还有一些其他事情,我也热爱和享受,比如剪视频,拍 vlog ,当然这个可能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,他对我来说还算新鲜,而且也是为了一定的分享欲吧。打球,也是热爱,当然要减少为了消磨时间而打球的情况。还有音乐,等等等等。让原来差点丢掉的东西中,好的部分,重新拾起来。让仍旧热爱的东西,继续热爱。身体和精神,在自律的约束下,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,去实践,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去记录。当然,和朋友,和喜欢的人,还得闲聊,还得好好吃,好好耍。
这篇随笔的意义在于找出当下自己的问题所在,以及要完成的目标。

为了更好的 2022 。
发表评论